close

自從6月底拿到畢業證書之後,
離開逢甲搬回花蓮之後,
就已經好久沒去台中了,
應該有超過整整一個月了吧,
這次好不容易有機會去台中,
當然不能放棄吃大餐的機會啦,
以後很難再有機會寫台中的大餐了。

這次我們去的是位於崇德路上的"凱恩斯岩燒餐廳",
從文心路往大坑方向到崇德路右轉馬上就看到了,
不過是在對面,也就是路的左邊,
所以還要迴轉一趟,
店面外觀並不明顯,也不算大間,
黑底白字的招牌更是歷盡滄桑的樣子,
看起來真的很舊很舊,
不過凱恩斯的確是在台中已經開很久很久了。

凱恩斯是澳洲一個地名,
所以從餐廳的一些小地方可以看的出些許澳洲味,
像是她們的紙巾上就是一個可愛的澳洲國寶無尾熊阿,
牆壁上也有一些袋鼠的圖騰和澳洲地圖,
所以不用想就知道他們是用澳洲牛啦,
就算美國牛肉有進口在這裡也是吃不到美國牛的啦。

凱恩斯的套餐種類真的蠻多的,
不同部位的牛肉、小排或是雞肉、雞腿排、羊肉、羊小排,
甚至是海鮮類或是綜合的都有,
讓人每種都想嚐看看,點餐的時候真的考慮很久,
既然是第一次來嘗試岩燒,
那就以牛肉為主吧,
所以最後我們各點了8盎司的菲力和12盎司的沙朗,
當然比較大的那個就是我點的啦,
最近真的很愛吃真拍謝。

點完餐後首先送上來的就是沙拉,
他們的用餐順序也跟其他一般的西餐廳不一樣,
沙拉、前菜之後就會送上主餐,
主餐都吃完以後才會送上麵包和湯,
最後則是甜點和飲料,
主要的差別就是濃湯和麵包出場的順序,
真的怪怪的,難道澳洲佬都是這樣吃的嗎,
真是澳客。

回到沙拉的部份,
內容用料並沒有特別的地方,
不過倒是他的沙拉醬就有點不一樣了,
除了一般的千島醬之外,
還有主廚特調的草莓醬,
如同照片所示,淡淡的粉紅色,
帶有微微的草莓香,清新香甜。

再來是前菜,
底層是吃起來像在吃搾菜的蘿蔔絲,
上面則是鴨肉鮭魚捲,(應該是吧...=.=)
小小一盤,兩三口就沒了,
所以不知道如何形容他,哈哈。

各‧位‧觀‧眾。好戲上場了喔,
那就是主菜的啦,現在看到的就是全貌,
左邊是蘑菇醬和黑胡椒醬,不過都是多餘的,
為什麼是多餘的等下在解釋,
右邊是配菜,有紅蘿蔔、香菇、花椰菜和地瓜,
中間就是活生生,血淋淋的12盎司高級沙朗牛肉啦,
下面則是岩燒的主角,
別看那光溜溜的石版,
它可是高達攝氏400度左右的喔。

這個則是8盎司的高級菲力牛肉啦,
其實8盎司的菲力和我12盎司的沙朗是同樣價錢的,
既然如此聰明人就知道菲力一定有他過人之處,
是因為菲力吃起來口感比較嫩,
而沙朗則是比較具有彈性與嚼勁。

因為我們是第一次來,
所以好心的服務生就先幫我們服務,
還把紅蘿蔔鋪在下面,然後把肉放在上面,
這樣是為了不讓肉太熟了,
因為石板真的很燙很燙,
之後就是我們自己DIY了,
第一次吃岩燒牛排,
真的很好玩,有自己當廚師的快感,
想吃幾分熟就吃幾分熟。

不過要在這邊告訴大家,
牛肉要試吃太熟的話那真的就是糟蹋了,
最好吃的就是大約3分熟到5分熟之間了,
像圖片中這牛肉,多漂亮的顏色阿,
切下來之後只要在生的兩面接觸一下石板,
就可以吃了,搭配一點點的鹽,
其他什麼都不要加,真是美味阿,
所以剛剛才會說磨菇醬和黑胡將醬都是多餘的,
雖然我還是有嚐試這些醬啦,
不過經過比較之後還是只沾少許的鹽是最讚的。

吃完主餐之後送上的是全麥的麵包和湯,
不過因為沒有特別之處所以就沒照了,
倒是在這個時候我才領悟到為什麼要在主餐之後才送湯了,
因為要是在主餐送上來之前就吃太飽的話,
那麼你就不會感受到主餐好吃的所在了,
就是要在客人還有飢餓感的時候送上主餐,
才會特別的好吃,
不然像是有些女孩子食量比較不大的,
說不定主餐還沒送上就飽了耶,
不過這些都是我自己的說法啦,
不知道澳洲佬真正的用意是什麼。

最後是甜點和飲料,
我們分別點了烤布丁和冰淇淋,
烤布丁是有點微冰的,不是熱的,
要是吃飽了還是熱的烤布丁就悶了,
味道普普通通,
而冰淇淋是瑞士巧克力口味的,
而且非常的綿密,還不錯吃。

難得回到台中吃大餐,
也選到了間不錯的餐廳,
雖然要跟食神的撒尿牛丸相比還差的遠,
不過至少他們追隨了好吃、新奇、又好玩的宗旨,
有多好玩....自己去玩玩看囉,
個人是蠻推薦的喔,
其實這是麵包小倆口偷偷去吃過之後,
才向我推薦的喔。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robin 的頭像
jrobin

米森糖屋就讓他留在無名吧

jrob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